图片新闻
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企业——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
时间:2017-03-17 阅读次数:1419

      全国“两会”期间,造船界代表委员带着嘱托,肩负重任,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中船重工报记者兵分几路对他们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光荣和梦想, 感受他们的责任与期待,倾听他们的睿智之言和务实之策。 

      3月15日下午,带着“两会”的温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回到办公室,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郭大成委员认为,对船舶行业这样的实体经济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重要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都与船舶工业相关。以前我们认为船舶是定制化生产,无需去库存,但近两年来海工装备遭遇交付难,必须正视去库存工作。去杠杆与去产能密切相关,一些船企在硬件建设中融资方式单一,给自己带来很大的贷款压力。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多元融资,另一方面盘活存量很重要。这些年船市低迷带来了市场大洗牌,有的企业勇立潮头,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则沦为僵尸企业。需要在硬件设施上进行新投入的船企,其实可以左邻右舍先看一下,哪些是能用起来的,可以进行兼并重组。这样僵尸企业得以解套,优势企业贷款压力减少,又低成本快速实现了现有设施的有效利用。
      “船舶行业要实现由大变强,以下三个方面必须加强。”郭大成侃侃而谈。一是积极促进技术进步。这方面国有船企要带好头,在技术投入、技术研发上要早发力,为今后研制生产出更高水平,更加节能环保安全的船舶和海工产品做好准备。二是在管理改革提高效率方面发力。减少管理层次,降低决策成本、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要吸纳新的管理模式,要把生产型服务、服务型制造纳入到整个装备发展里面。三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和技能队伍建设,尤其要重视技能人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培养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技能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待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船舶工业经过不断发展,机器人在某些制造环节可以替代人工,但还有许多重要环节仍离不开高水平的技师。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们的船舶技工学校和十几年前相比,数量在萎缩。究其原因,还是待遇问题。造船先进省市如果能在落户、收入、房子、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技能人才一定政策,对技能人才的涌现和队伍稳定会非常有好处。只有三支人才队伍都强大了,中国制造、中国船舶工业由大变强的期许才能实现。对此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热切关注,全国总工会也在积极推动。
      从整个船舶行业的产业链来说,完善产业链,必须在两端发力,郭大成看得十分通透。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的总量虽然提高了,但主要集中在微笑曲线的底部——建造,附加值低。在产业链前端的研发设计和法规规范、标准等方面,相对较弱;在后端的售后与维修服务方面,还存在配套能力不强、国际维护网点不健全等短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积极推动中国船企在IMO(国际海事组织)和ASEF(活跃的造船专家联盟)中发出中国声音。有了话语权,从源头开始就有了影响力,可以带动研发、建造环节的发展。研发可以采取国际产能合作的办法,收购国际研发公司,快速向前迈进。越来越多的国内船企在实践中也认识到,做好售后服务,广建国际网点,不但可以直接增加企业利润,还能提高客户忠诚度,促进品牌销售,实现持续发展。
      郭大成委员从办公桌上拿起刚刚统计出来的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告诉记者一组数据,今年1月至2月,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同比增长133%,手持订单同比下降22%。虽然前两月船市出现了向好的趋势,但困难依然很大。“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企业,在新一轮造船高潮到来之时,靠低附加值的大路货是行不通的,必须积极打造出质量过硬、品牌闪亮的安全、环保、节能新船型才能赢得市场订单,实现中国船舶工业由大变强的蝶变。”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