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两会声音】加快海上储油建设 推动产业升级
时间:2015-03-06 阅读次数:2812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李绍德

“虽然这是我再次提交关于海上石油储备设施建设方面的提案,但与几年前相比,情况已大不相同。一方面,国际油价暴跌为我国提高石油储备量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加快推动我国海上石油设施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李绍德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规模启动海上石油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造船、钢铁等行业的产能过剩矛盾,而且有助于推动这些行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提高我国的高端制造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需求一直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14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超过5亿吨,进口量达3.1亿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从顶层设计走向落地,我国对外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石油进口量将持续攀升,对国内的石油储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指出,保障能源安全,要密切跟踪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趋利避害,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量仅相当于36天的原油净进口量,与国际能源署提出的建立相当于90天以上的进口量应急储备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而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这一指标均在100天以上。“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必须加强石油储备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推动海上石油储备设施建设的步伐。在海上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在国际上已有先例,如日本目前拥有的10个石油储备基地中有2个是建在海上的。建造海上石油储备基地还能节约大量土地资源。”李绍德说。
      “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为我国加快海上石油储备设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李绍德表示,一方面,国际油价与高位时相比跌幅超过50%,处于相对低位,有利于我国降低石油储备成本。另一方面,包括造船、钢铁等在内的传统制造产业正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而加快海上石油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造海上石油开采、存储、运输等设备,为推动这些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提高我国的高端制造水平。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企业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快资源整合,扩大海上石油储备设施的建设需求,并可通过采用新型合作机制,吸引更多的资本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李绍德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石油、钢铁、造船、海运等相关行业的中央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共同参与海上石油储备设施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构建有效的市场体系和机制。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