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栏目
【改革开放40周年】中船印记 | 远望苍穹
时间:2018-10-30 阅读次数:4015

  记“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研发设计团队

      完成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监控、第一颗同步通讯卫星全程跟踪测量、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测量、“风云”2号卫星姿态控制,开创远洋测量船遥控人造卫星的先例……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的 “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的史册上,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海上测控任务显得分外耀眼。
      1999年11月,“远望1”号测量船会同2号、3号、4号船同时布阵三大洋,对“神州号”飞船成功实施太阳帆板展开、变轨、制动、返回等一系列测控任务,实现了从海上人造卫星测控到载人航天测控的跨越。
      毋庸置疑,“远望”号系列航天测量船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请随我们一起来聆听“远望”的故事。

1.webp.jpg

      面对困难不畏惧
      1967年,中船集团第七〇八所的研发设计团队接收到研究设计航天测量船的重要任务,名为“七一八工程”。
      彼时,研究设计航天测量船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不论是国内外环境,还是技术上的巨大差距,都给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把众多测控设备布置到一艘船上,不但要解决仪器间兼容问题,还要解决陆上设备“旱鸭子”下水问题,其设计难度好比“在针尖上跳舞”。

2.webp.jpg

“远望1”号在船坞码头


      被农田包围的毛坯房里,水泥地面上放置着几张办公桌椅,墙壁用石灰粉刷过,屋顶上吊着照明灯。炎热的夏天,房里只有一只台式电扇,各个屋轮流用,蚊虫叮咬厉害,白天办公室内也要点燃蚊香;寒冬腊月,大家在水泥地板上冻得直跺脚,就在办公桌上放只热水袋,手冻麻了就捂一捂继续干。研发设计团队把这个简陋的地方当作“家”,没日没夜地燃烧着激情岁月。
      互相学习勇攀登
      刚开始研究论证时,参加研发的科技人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对海上情况和舰船设计的特点都不熟悉。于是,大家发扬协作精神,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刻苦钻研、边学边干,不仅知识面得到扩展,对航天测量船也有了较多的认识,为完成研制任务增强了信心。
      攻克难关不仅需要勇气和热情,更要有对事业的忠诚和科研实力。为了完成这一国家重点工程,研发设计团队的许多同志放弃休息,有的把小孩送到父母那里,有的科技人员夫妻双方都参加此项工作,把单位当成了第二个“家”,一天三顿饭都在食堂吃,把时间全部用到了工作上。总设计师许学彦尽管家在上海,但他长期住在市郊的办公地,几个月才回家一次。当时最大困难是对测量船缺乏认识,为了使该船能达到航天测量的总体要求,他们四处寻找资料,一起学习钻研。直到夜间凌晨,办公室的窗户还透出着灯光。许多当年参加研发设计的科技人员回忆起这段经历,仍然十分留恋那激情的岁月。

3.webp.jpg

许学彦在“远望号”上


      测量船对稳定性和刚度有特殊要求,研发设计团队分工钻研这方面的理论。为了选择适当的设备,他们几乎跑遍了除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外的各个省份、自治区。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学彦和科技人员经常冒着危险出差,为此奔波。航天测量船副总设计师杨凤章说,忆往事,步履艰难,有时会让人后怕。一方面这类船当时国内没有建造过,也没听说过,技术难度大;另一方面,这种船一旦不能完成,影响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不仅经济上要受到严重损失,社会、政治影响也无法估量。面对困难,研发设计团队从上到下,怀着强我国威、军威的美好愿景,下决心一定要把航天测量船搞出来。
      团结协作攻难关
      航天测量船新研制的项目很多,如测量雷达、气象雷达、测控通讯、导航定位设备、远洋导航设备等都是过去没有研制过的,在没有国外力量援助的情况下只能由研发设计团队提出多个解决方案,经过多方协作攻关、反复试验,一个一个地验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1000多个单位通力协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过13年的努力,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
      研究设计中碰到第一个难题是总体布局,即“远望”号究竟是什么样的船,要配什么设备。总设计师许学彦带领设计团队,根据船上几百个工作舱室和电子设备相互匹配联系的特殊要求,以及动力、测量、观通、电站、冷藏空调、甲板机械与众多人的生活等因素,多次召开总体设计方案审查会,最终确定了 “远望”号的平行测量总体布局方案,通过3次试验表明,这个布局方案是正确的,且满足了技术任务书的要求。
      船舶的稳定性也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测量洲际火箭和地球卫星的轨迹,其原点是船,而船在海中又是不断地运动着的。如果原点对大地的座标不准,时时在变,那么即使是小数字,对数千里外的目标而言亦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船舶在大洋中摇摆是常见现象,固定在船上的测量设备亦随之摇摆,测量设备一摆动,观测到的瞬时即逝的飞行目标便丢失,而测量船的任务就是把远程火箭或卫星的飞行轨迹与内部物理场的数据记录下来,目标一旦丢失,便完不成任务,因此要求船舶能处于极度稳定状态,最好与陆地一样,巍然不动。针对这一难题,研发设计团队采用了艉部主动舵和艏部转向装置联合系统,使船不但航向稳定性好,操纵性优良,还能保持在最佳的测量方位。
      对于船的纵横摇摆,尤其是对测量设备采用三级稳定措施,曾研究了几种减摇手段,进行比较后采取使用二对减摇鳍方案。减摇鳍设计师孟克勤随“远望”号主测量船到南太平洋海域,执行过第一次洲际导弹发射测量任务。他回忆说,那天,涌浪像一座座会移动的蓝色大山,向我们的船铺天盖地压来,碰到船舷,涌浪突然耸立起来,浪击船壳发出令人心颤的猛烈的撞击声,船剧烈地摇晃。这时,“远望2”号船的减摇装置启动了,减摇鳍在控制规律作用下,像鱼儿在波浪中游动时的鳍一样转动着,产生巨大外力抗拒着涌浪对船的推力,任凭涌浪再高,也丝毫无法撼动海上的船舶,这时涌浪击舷的海水被撕成蓝莹莹似水晶一样剔透的浪花,蔚为壮观。
      成功设计续辉煌
      在该船建造过程中,研发设计团队深入工厂现场办公,与中船集团所属江南造船的技术人员一起艰苦奋战。工程紧张时,指挥人员和技术人员就把办公桌搬到船上,有问题现场处理及时解决。研发设计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经过两个春秋的努力奋斗,终于使“远望1”号和“远望2”号船顺利建成。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远望1”号和“远望2”号航天测量船分别于1977年、1978年建成交付。经试验试航,该船的总体性能良好,各系统功能完善,设备运转稳定,设计和制造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远望”号系列航天测量船成功设计至今已经历40个春秋,从北纬35°至南纬30°,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上都留下过它的航迹,经历过热带风暴的洗礼和大风大浪的考验。
      在“远望”号身上,有着一种神奇的功能——“可上九天揽月(跟踪卫星、飞船、导弹),可下五洋捉鳖(跟踪潜艇水下发射的导弹)”。40年来,“远望”号系列船已经40多次远征大洋,50余次执行航天测量任务,成功率100%,累计航程100余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50多圈。1985年, “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远望1”号和“远望2”号船均被记集体一等功。

5.webp.jpg

许学彦总师代表设计团队登台领奖


      原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长陈佑铭回忆说,经过全面考验,证明“七一八”工程是成功的。“七一八”工程船圆满完成了弹着海区的考察、测量、选点、清扫、警戒、导弹飞行测量、观察、弹头打捞、气象观测预报等重要任务。“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的成功设计建造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造船工业、电子工业、航天事业、海洋事业的发展,形成了我国第一支远洋测量船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海上测量跟踪能力的国家。
      “远望精神”永流传
      数载春秋,寒来暑往。“远望”号测量船研发设计团队在完成国家重要任务的同时,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胸怀祖国,献身军工;崇尚科学,追求卓越;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远望精神”,它揭示并诠释了“远望”号测量船研发设计团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

6.webp.jpg

参加远望号研发设计团队部分人员合影


      而今,在改革开放40年的征程中,“远望”号系列测量船已从“远望1”号发展至“远望7”号,三代远洋航天测量船,凝结着几代人的智慧。而前辈们留下的“远望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研发出一型又一型新型产品,百舸争流,奔向深蓝。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