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国防科工委发布三文件指导船舶工业发展
时间:2007-08-30 阅读次数:2946

      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对全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引导,近日,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  上述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根据《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十一五”期间船舶科技发展将实现以下四大目标:  

      一是船型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主流船型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LNG船、豪华滚装客船等高新技术船型立足国内设计,船舶设计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掌握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深海半潜式平台研制取得突破,FPSO设计建造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是船用设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自主产品研制取得突破,船舶主、辅机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信息集成、精度管理、敏捷造船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为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供科技支持。 据悉,为了初步形成能够有效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供应体系,我国船舶配套“十一五”规划纲要锁定了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本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船舶中间产品和海洋工程装备配套取得进展四大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是指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60%以上,实现船用设备年销售收入500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用设备专业化生产企业。  

      本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是指本土生产的中低速柴油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甲板机械、舱室机械基本满足国内需要,我国成为世界船用柴油机和甲板机械的主要生产国。船舶通信、导航、自动化系统部分产品实现装船突破。内河船舶配套完全立足国内。  

      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是指优势产品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同步发展,并逐步形成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综合船桥系统、装卸自动化系统等船用配套产品国产化研制取得突破;打造中速柴油机等一批自主品牌。  

      船舶中间产品和海洋工程装备配套取得进展是指船舶中间产品基本满足三大造船基地骨干船厂总装造船的需要,在海洋平台吊机等部分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品上形成较强的生产能力。 据悉,根据国防科工委《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十一五”期间建模工作确定五大重点工作:优化造船作业主流程,进一步提高总装化水平;加快推进船舶中间产品专业化配套体系的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管理,推进信息集成化;强化工程管理方式与手段;加强总装造船工法研究与应用。 对此,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认为,完成建模五大重点工作有助于切实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 具体而言,“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要求到2010年,我国实现骨干造船企业基本建成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主要特征的总装造船模式,中间产品实现成品化、专业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连续、均衡、有节拍的流水式生产;生产效率达到25工时/修正总吨,三大主流船型造船周期缩短到10个月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60点以上,人均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元;中小型造船企业初步实现由传统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基本形成按中间产品组织设计、生产的管理模式,全行业生产效率与日、韩的差距缩小到1/4。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