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威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协会成立
时间:2022-08-11 阅读次数:3513

      8月6日,威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协会成立大会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对接会在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召开。威海市船海装备协会的成立旨在深化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共同体,加快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发展,推动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谭乃芬、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连敏、辽宁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建业、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安昌、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夏纪福,威海市工信局、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部门等领导,山东交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等企业会员代表共80余人出席会议。

      船舶与海工装备是威海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威海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十条优势产业链之一。经过多年来持续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威海市船舶与海工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建设现代船舶和先进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正在全面起势。威海市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荣成市和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评为山东省优质造船基地,形成了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大造船聚集区。目前,威海市有规模以上船舶与海工装备企业51家,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5%。

      威海市船海装备协会是在威海市工信局指导下组建的,由来自威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配套服务企业以及有关科研院所、领域专家组成。目前,威海市船海装备协会已经吸收了50家单位和个人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威海市船海装备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山东交通学院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院长李光正当选会长、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当选副会长。徐连敏和李光正为协会揭牌。

      徐连敏表示,威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具有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能力较强、骨干企业势头良好、产业配套亮点突出、游艇产业特色鲜明、海工装备初具规模的特点,成立协会是形势所需、行业所需。今后,协会要凝聚发展共识,要充分发挥龙头链主企业带头作用,利用链主企业资源优势,争取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试点、资源在威海市落地;要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围绕链主企业需求,定期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交流活动,组织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同时,协会要发挥参谋作用、协调作用、平台作用,共同建设管用、好用、实用的专业化技术创新交流平台,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资本平台、人才技术、产业载体、应用市场等各方面元素聚集,齐心协力、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发展。

      李光正表示,协会将致力于打造威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政、产、学、研、金、服、用”的一体化创新平台,围绕高新技术船舶设计建造和海工装备配套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在产学研领域将科研资源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聚集创新资源,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产业链,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并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今后,协会将以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共同体,加快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发展,合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装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以科技创新带动全市海洋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平台建设,完善海洋公共服务,推动企业人才技能提升,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培养涉海高端人才,建设海洋人才战略高地,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为建设新时代海洋强市贡献力量。

      在专家讲座上,谭乃芬为与会代表做“2022年上半年世界和中国船舶及海工市场运行情况及展望”,主要介绍全球航运市场发展情况、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现状、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未来市场展望等,并总结了当前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危机和机遇。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对接会上,与会代表围绕船舶与海工装备学科设置、科研能力、服务方向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并对今后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记者 刘志良)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