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两会关注】中船重工七二五所马玉璞: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
时间:2018-03-14 阅读次数:318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所所长马玉璞/资料图       作为军工科研院所的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所所长马玉璞深知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他提交的建议就有涉及科技研发创新的内容。本届人大,他又带来了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马玉璞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加强科技创新,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船舶行业来说,不管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实现船舶行业发展新突破。
      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近几年,受国际航运市场等因素影响,我国船舶行业进入了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常态”,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新常态”指明了方向。马玉璞表示,尽管在不同的时期,科技创新有不同的内涵,但是要改变我国船舶行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情况,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但是“机制跟不上,效率就会打折扣”,马玉璞认为,应通过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比如人力资源入股等方式,不断激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在原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系统创新、集成创新,营造优势互补、有机整体的创新格局。马玉璞十分重视基础创新和原始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他建议国家在基础创新和原始创新上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基础研究能力。此外,随着船舶智能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船舶应该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马玉璞认为,智能船舶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方面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智能化建造水平,另一个方面是智能船舶的发展。要想与其他造船强国齐头并进,我国船舶行业必须在这方面加大研发和投入。
      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马玉璞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军工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可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服务国民经济;民用技术在军工领域的应用能够使国防工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完善国防保障体系。“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方面一定要做到‘技术同源’。” 马玉璞认为,应避免抛开军工技术单独搞民品技术,“技术同源”可以使军民两方共享资源,实现互相补充、互相支撑、互相提高,达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我国船舶工业走向世界的四十年。“这四十年我国船舶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前二十五年我国船舶行业还处于学习阶段的话,那后十五年就是走向世界第一的过程。”马玉璞表示,按照我国船舶工业现有的底子和基础,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完全有能力在2035年甚至更早的时间真正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