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江南造船举行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
时间:2018-01-23
阅读次数:925
1月18日,江南造船在江南研究院举行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全面总结回顾公司自江南研究院成立以来,在数字化建造、焊接管控、动力系统、舱室环境、噪声治理等方面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为1人颁发2017年度创新贡献特等奖,为52个项目团队分别颁发一、二、三等奖。江南造船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林鸥,海军驻江南造船代表室副总代表秦立新、副总代表周欣,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王皓、华宏星、罗宇、陈震、刘晓晶、胡小锋、陈锋以及公司领导、技术专家等出席会议,公司各部门相关人员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科技创新是江南造船建设世界一流军工造船企业这一宏伟目标的强劲动力和关键支撑。自江南研究院成立一年来,江南造船围绕研发、设计、建造主业,大力推行核心能力建设、信息化工程建设等发展战略,不断夯实技术基础,深耕细作液化气船研制领域,提高高端产品品质,保障经营承接、生产准备和建造交付,与科研院校、达索公司的合作由项目导向模式转变为团队共建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会议指出,2018年,江南造船要更加清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要深刻理解“离开研发创新的企业就是加工厂”的内涵,要更加明晰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江南造船的创新必须“基于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待;基于基础性、原创性突破;基于思维理念、方法论突破”。 江南造船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遥望星空、脚踏实地,大力实施智能制造计划,推动自身不断创新发展。
会上,江南造船首席专家、技术总监、特聘研究员等围绕“开放、创新、合作、共享”的会议主题,发布了融合现代造船与现代技术、推进信息化重塑工程、运用焊接数字化管控系统、实现巨型总段智能装配、实施大型集装箱船总段建造、进军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市场、打造舱室环境研究核心能力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深入的现场交流。
目前,江南造船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建造的超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VLGC)液舱重量减重10%、能耗指标降低10%,促使振动预报与控制的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突破MK-Ⅲ薄膜型围护系统工程化和B型舱围护系统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为未来赢得VLEC订单奠定基础;通过统筹科研力量,筹建舱室环境研究室,积极打造舱室环境研究及方案设计核心能力。在研发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江南造船更加注重紧跟造船技术发展,将数字化技术、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到现代造船中,使生产和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如通过实际应用数字化焊接质量管控系统,提升了焊工操作便利性,确保了高新产品的焊接质量;将等时段建造技术和细化托盘技术等物流技术运用到从材料加工到船体成型的整个过程,确保了新型驱逐舰首舰的下水状态;在刚刚命名下水的“东方红3”号的生产设计方面实现了全三维建模,并且在该船的整船管段制造实现了CATIA V6三维交付物的应用。
会上,江南造船表彰了过去一年对企业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其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江南造船首席专家张国新获得2017年度创新贡献奖特等奖;“从VLGC到VLEC”“三维体验平台技术攻关与应用”“焊接质量数字化管控”等11个项目团队获得一等奖;“舱室环境设计”“Petredec 21K、22K项目”等19个项目团队获得二等奖;“远望3号船中修技术改造项目”“基于CATIA V6的生产流程再造”“先行结构件物流管控技术”等22个项目团队获得三等奖。
会议认为,科技创新是江南造船建设世界一流军工造船企业这一宏伟目标的强劲动力和关键支撑。自江南研究院成立一年来,江南造船围绕研发、设计、建造主业,大力推行核心能力建设、信息化工程建设等发展战略,不断夯实技术基础,深耕细作液化气船研制领域,提高高端产品品质,保障经营承接、生产准备和建造交付,与科研院校、达索公司的合作由项目导向模式转变为团队共建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会议指出,2018年,江南造船要更加清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要深刻理解“离开研发创新的企业就是加工厂”的内涵,要更加明晰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江南造船的创新必须“基于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待;基于基础性、原创性突破;基于思维理念、方法论突破”。 江南造船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遥望星空、脚踏实地,大力实施智能制造计划,推动自身不断创新发展。
会上,江南造船首席专家、技术总监、特聘研究员等围绕“开放、创新、合作、共享”的会议主题,发布了融合现代造船与现代技术、推进信息化重塑工程、运用焊接数字化管控系统、实现巨型总段智能装配、实施大型集装箱船总段建造、进军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市场、打造舱室环境研究核心能力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深入的现场交流。
目前,江南造船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建造的超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VLGC)液舱重量减重10%、能耗指标降低10%,促使振动预报与控制的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突破MK-Ⅲ薄膜型围护系统工程化和B型舱围护系统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为未来赢得VLEC订单奠定基础;通过统筹科研力量,筹建舱室环境研究室,积极打造舱室环境研究及方案设计核心能力。在研发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江南造船更加注重紧跟造船技术发展,将数字化技术、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到现代造船中,使生产和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如通过实际应用数字化焊接质量管控系统,提升了焊工操作便利性,确保了高新产品的焊接质量;将等时段建造技术和细化托盘技术等物流技术运用到从材料加工到船体成型的整个过程,确保了新型驱逐舰首舰的下水状态;在刚刚命名下水的“东方红3”号的生产设计方面实现了全三维建模,并且在该船的整船管段制造实现了CATIA V6三维交付物的应用。
会上,江南造船表彰了过去一年对企业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其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江南造船首席专家张国新获得2017年度创新贡献奖特等奖;“从VLGC到VLEC”“三维体验平台技术攻关与应用”“焊接质量数字化管控”等11个项目团队获得一等奖;“舱室环境设计”“Petredec 21K、22K项目”等19个项目团队获得二等奖;“远望3号船中修技术改造项目”“基于CATIA V6的生产流程再造”“先行结构件物流管控技术”等22个项目团队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