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船协郭大成会长带队调研赴山东调研船舶工业
时间:2015-10-12
阅读次数:1318
“虽然当前船市处于深度调整期,但是山东船舶工业在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科技创新、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等方面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骨干造船企业产品定位特色鲜明,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这对其他船企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未来山东船舶工业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9月21-25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秘书长金鹏一行在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部门领导陪同下,对山东船舶工业发展进行了深度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调研期间,郭大成一行先后实地走访了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中航威海船厂有限公司、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山东省骨干船企和高等院校。调研过程中,郭大成深入生产、科研现场,多次与船舶企业负责人开展交流座谈,详细了解了相关船企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生产经营以及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情况,认真听取船舶企业、高等院校等企业领导、专家学者的意见,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图1 实地考察黄海造船有限公司
图2 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专家座谈
图3 考察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渔船
图4 参观烟台中集来福士海工平台内部构造
通过调研,郭大成表示,山东省船舶工业产业规划布局很有特色。形成了青岛大型船舶、烟台海工装备、威海中小船舶三大产业基地,“错位竞争”的特点十分明显,并涌现出了中集来福士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黄海造船的客滚船、京鲁船业的远洋渔船等特色鲜明、十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郭大成指出,当前很多船企面临着“接单难”、“融资难”等问题带来的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家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给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山东省作为海洋大省,具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占据全国的六分之一,在船舶工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省船企要积极抓住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主动对接、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为进一步开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些在产品研发、建造等方面优势突出的骨干船企要在这方面发挥主导以及引领作用,那些在营销方式上有所创新的船企要分享经验,并推而广之,让中国船企共度难关。
对山东船舶工业未来的发展,郭大成建议,技术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山东省船舶工业要想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骨干船企需要始终瞄准科技研发的前沿方向,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郭大成强调,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山东省具有丰富的高校资源,通过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不仅能为企业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打下基础,推动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可以为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
近期,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郭大成也十分关注造船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他在调研中指出,山东船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十分具有特点,国有船企、民营船企、混合所有制船企多种形式的船企并存,体制机制特殊而又灵活,这是山东省船舶工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也将为山东省船舶工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后,要在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机制改革方面下功夫。
最后,郭大成强调,建设造船强国是中国船协和全行业共同的任务,作为桥梁和纽带,中国船协将本着“服务为本”的理念,认真开展调研,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