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压载水公约明年9月正式生效
时间:2016-09-18
阅读次数:848
经过12年马拉松式的漫长批准过程,随着9月8日芬兰批准加入《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全球已批准加入《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国家达到52个,总运力达到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5.1441%,从而正式满足批准国家数量超过30个、总运力占世界商船总吨位35%的生效条件,这也意味着《压载水管理公约》将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
为防止外来水生物随船舶压载水传播,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关于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减少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传播的指南》。不过,由于该指南非强制性,2004年2月13日,IMO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
这为全球压载水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规定,并对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提出了明确的性能要求。同时,该公约规定在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件之日起12个月后生效。
随着《压载水管理公约》生效时间的确定,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市场将再度迎来活跃期。据相关机构统计表明,《压载水管理公约》实施后的7~8年,全球将有约7万艘商船需进行压载水处理系统改造或安装,预计该市场的需求规模约达800亿美元。目前,世界已经研发成功和正在研发中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的数量已超过100个,通过IMO型式认可的数量已超过50个。我国有十余家压载水处理系统生产企业,已成功装船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达数百套,船型涵盖散货船、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船、豪华游船、科考船、多用途船、半潜船、拖船、平台供应船、海巡船等。
针对压载水处理系统市场现状,业内专家建议,我国相关海事管理部门要密切跟踪《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履约和研究工作,做好开展《压载水管理公约》港口国检查的准备工作;船企、船东也要准确理解《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具体实施细则,并做好相关应对工作;压载水处理系统生产企业则要不断增强自身技术实力,布局全球售后服务网络,为船东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