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船重工》评出2016集团十大新闻
时间:2017-01-10 阅读次数:734

      1,习总书记视察七〇三所,见证重大合作协议签署


      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船重工七〇三所,察看蒸汽动力系统试验室和燃气轮机产品展示室,听取情况汇报,接见科研人员,勉励继续树立雄心壮志,勇于攻关,在自主创新上取得更多成果,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6月2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下,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合作协议。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成为激励中船重工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2,党的建设有力推进
      这一年,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狠抓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全面推进公司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人担任、院所党政主要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党的建设写入章程,试行向成员单位派驻纪检组,全系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交流力度空前,推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管理创新制度,一批领军人才脱颖而出,集团总部数十个处长、副主任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三大直属公司对外招聘总经理。

      3,张进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原领军人物张进同志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中船重工党组追授他为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模范领导干部,国务院国资委追授他为央企优秀共产党员,号召向张进同志学习。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重庆日报、《中船重工》等全国、地方和行业各主流媒体以及国内各主要网站、有关微信等新媒体对张进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在集团内外、央企内外乃至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4,营业收入、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双超20%,世界 500强排名提升90位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持续低迷的船舶市场,中船重工迎难而上,激情进取,营业收入、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双超20%,经济效益同比显著提高,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中船重工以营业收入360.122亿美元、利润13.077亿美元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281位,较2015年大幅提升90位,而且是全球入榜船舶企业中唯一同比增长、利润排名第一的企业。
在国资委考核中,中船重工获2013–2015年任期业绩考核A级企业,被授予2013-2015年“科技创新优秀企业”。

      5,资本运作连续发力,中国动力重组上市
      这一年,中船重工资本运作连续发力,在沪深股市新增3家上市公司,新设多家类金融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产融一体加快推进, 产融结合战略进一步深化。
      5月10日,由“风帆股份”重组更名的全球技术门类最全、国内最大动力装备旗舰——“中国动力”在上交所开市,募集资金134.82亿元。 
      6月2日,“久之洋”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首开中船重工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单独上市先河。
      6月13日,中船重工竞标受让中国电子持有的中电广通53.47%控股权并成功中标。10月19日,中电广通正式纳入中船重工麾下,成为中船重工专业化电子信息业务上市平台。
      8月5日,“华舟应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9月2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中船重工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34.2346亿股H股股票,位列六大基石投资者之首,成为邮储银行第二大股东。这是中船重工在海外资本市场的又一力作。
      中国重工定向增发,中船重工以39亿元现金认购,控股地位进一步提升。
      汾西机电在新三板挂牌交易。

      6,改革重组迈出重要步伐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大手笔稳步推进大船与山船、武船与北船、风帆与火炬能源、重庆红江与重跃整合重组,推进清洁能源等业务板块重组,认真制订落实僵尸特困企业处置方案,平稳推进大集体企业改革和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成效显著。

      7,创新成果获国家大奖,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两项科技创新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船重工集团整体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船集团航母工程项目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励——中国工业大奖,成为新时代“中国创造”的标杆;七一六所荣获中国质量界至高荣誉——全国质量奖。
      海洋核动力平台正式立项、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通过论证、海洋工程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组建,“智·海”创新平台有效运行,为船舶工业和海军装备发展汇聚智力资源、提供创新创业服务。

      8,三峡升船机试通航,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天眼”落成,为世界超级工程作出突出贡献 
      9月18日,中船重工历时6年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制造难度、安装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升船机试通航,被称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和军民融合的典范之作、领先世界的“国威工程”,也成为中船重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典范工程。
      9月27日,武船集团参建的世界最长,中国投资最多、制造标准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作为CB02标的建设者,武船集团承担了非通航孔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的钢箱梁、钢索塔等附属构件的制造安装任务,总吨位16.33万吨,总长7.15公里,占大桥钢结构总量的三分之一。
      9月25日,由武船承担反射面单元安装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落成启用。 FAST被称为“天眼”,主要用于实现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等科学目标和空间飞行器测量与通讯等应用目标。

      9,40万吨矿砂船、2万箱集装箱船相继开建,刷新单船吨位新纪录
      10月12日,北船重工为招商轮船和工银租赁建造的8艘新一代40万吨矿砂船(VLOC)项目启动,书写中船重工单船吨位新纪录。
      11月11日,大船集团为中国远洋(香港)公司建造的两艘2万TEU集装箱船开工建造,这是国内建造的首批2万TEU巨型集装箱船。

      10,国际化迈出坚实步伐,当好中国装备“走出去”领头羊
      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国际化经营迈出坚实步伐。外贸潜艇、新型护卫舰、近海巡逻舰等取得重大突破,舟桥实现批量出口。
      推动优良装备走向国际市场,领军中国装备加快“走出去”。与美国爱荷华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8兆瓦风电项目在北美装机并网,新型800兆瓦风电项目协议签署;5MW海上风电机组装备与英国业主签署供货合同,成功布局海外主流市场。总包建设的华能巴基斯坦电厂煤电码头项目正式开工,在巴多个热电项目在建。武船中标参建东南亚最高双子座——柬埔寨金边双子大厦世贸中心。
      这一年,海外股权投资26亿美元,国际化布局不断加快。海外业务快速发展,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利润与上年相比增长6.7倍 。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