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举行2021年度联盟成员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有生在讲话中表示,期望该联盟能站在行业的高度,充分发挥在智能船舶方向论证、路径筹划、布局协调、项目建议、研究引领、应用推广等六大方面的作用,确立中国智能船舶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以及科学合理的产业链布局,为中国智能船舶的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引领。
中国船舶设计大师、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杨葆和则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关注航运过程中如何通过智能化取得效益,而非纯技术的提升;二是注重船队的协同管理,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智能化落到实处;三是将智能化程度与船型本身的特点和风险等级挂钩,真正实现安全、高效和智能。
联盟秘书长、上海船院院长吕智勇在致辞中表示,在该联盟的推动下,由上海船院牵头的“智能船舶1.0重大研发专项”成功落地,而基于智能船舶1.0的研发成果,依托联盟平台,联合成员单位全面开展了下一阶段智能船舶研发的论证工作,目前已形成初步技术方案。今后,在大力发展智能船舶的同时,将更加关注关键技术的发展,该联盟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船舶集团的支持指导下,凝聚联盟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力求在智能船舶发展的“漫长跑道”上实现高质量前进,打造智能船舶的中国品牌。
会议明确了该联盟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即充分发挥行业智库作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及支持;贯彻落实联盟主要任务,联合开展智能船舶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依托技术工作组,分技术领域与其他团体机构广泛合作;推进标准化工作,以联盟为主体制定发布团体标准,申报智能船舶相关标准。
会议还通报了该联盟理事会的有关决议并重点强调了各技术工作组的研究方向和2021年度工作计划。一是联盟秘书长、执行秘书长的变更,由上海船院院长吕智勇担任联盟秘书长,上海船院副院长李路担任联盟执行秘书长;二是新增必维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为联盟新的成员单位;三是关于联盟技术工作组的调整方案。
会上,还有来自上海船院、中远海运所属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国船级社、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聚焦中国智能船舶的未来发展,应邀作了题为《智能船舶技术发展方向和路径思考》《智慧航运发展实践及思考》《智能船舶规范和公约最新进展与展望》《智能货物系统在大型远洋船舶上的工程实践和展望》《智能航行技术实践及未来发展》的主题演讲。会后,与会代表前往张江人工智能岛进行了观摩。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智能船舶的发展,2017年年底,在工信部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该联盟由上海船院牵头,成员涵盖国内智能船舶主要用户、骨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配套企业、检验机构和IT企业等70多家单位。
以市场为导向,联合船舶和智能系统业界的龙头企业,促进产学研用全产业链融合,提升智能船舶产业技术创新力和竞争力 ,抢占国际智能船舶领域制高点是该联盟的宗旨;研究智能船舶技术发展趋势,实现智能船舶装备突破,解决智能船舶全产业链配套问题,探索智能船舶共性技术,研究拟定智能船舶标准规范,智能船舶运营模式创新,为智能船舶行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技术指导及支撑是该联盟的主要任务。
成立以来,该联盟积极宣贯和落实国家智能船舶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合作、促进跨界深度融合的工作方针,组织召开智能船舶技术发展专题论坛、研讨会和智能船舶专项论证会,组织智能船舶示范工程现场考察和综合调研等活动,全力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协同合作,带动产学研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同时,该联盟还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参与了工信部《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起草编制工作;为交通运输部组织起草的《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智能船舶装备方面的相关建议,使得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的综合效能日益显现。
(来自:中国船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