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中国船协会长郭大成一行在上海船舶企业调研
时间:2021-04-13 阅读次数:3552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与会员单位、船舶工业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沟通协调,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与诉求,中国船协组织开展系列调研活动。

3月3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一行调研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近年来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管理改革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情况。江南造船总经理黄文飞、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以及公司生产管理部、法规部、综合计划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微信图片_20210413142502.jpg

江南造船总经理黄文飞介绍,近年来,江南造船在推进“两化”融合,推进数字化生产线、工业互联网、智慧产业园区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特别是2019年,由江南造船建造的“海巡160”轮正式交付列编,该船是世界首艘使用三维设计建造的大型航标船,也是全球首艘无纸化建造的船舶。在品牌建设方面,企业深入开展产品结构升级,不断提升液化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公务科考船等船型市场竞争力,提高船舶产品附加值。江南造船作为中国液化气造船领域的排头兵,拥有完整的全系列液化气船研发、设计、建造及管理体系,Panda系列超大型液化气船舶已经成为公司主打长线产品,已先后研发出了83P、84P、86P系列的VLGC船型。2020年,公司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23000TEU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首制船交付,公司在该船上首次建造了MARKⅢ薄膜式燃料舱。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整合资源成立了江南研究院。江南研究院自设立以来,坚持“围绕战略谋创新、围绕市场做研发、围绕生产做设计”,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研能力全面升级,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郭大成表示,江南造船当前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很好成果,希望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水平,不断在系统集成方面有新的发展,从而为船舶制造全过程智能化提供可推广的解决方案。郭大成强调,近年来中国船协通过“双走进”等一系列工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平台。希望江南造船,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方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中国船协将为企业搭建更优质的技术研讨、项目对接和国际交流等平台,助推企业实现更大发展。

4月1日上午,郭大成一行赴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双方围绕LNG船及相关装备发展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座谈。沪东中华常务副总经理黄一平携公司主要领导参加座谈交流会。

沪东中华常务副总经理黄一平介绍说,近年来,沪东中华围绕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动作为,在重点关键环节破局,加快科创步伐,取得了良好业绩。公司深耕LNG船及相关船型技术领域,成功突破MARK Ⅲ围护系统建造难关,实现了薄膜型液舱建造能力“全覆盖”,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NO.96系列和MARK Ⅲ两型薄膜舱建造技术的大型船企,同时,公司在LNG产业链装备研发上发力,自主设计建造了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18600立方米LNG加注船,应用MarkⅢ型液货围护技术建造23000箱集装箱船LNG燃料舱。公司还积极拓展LNG相关延伸产业,承接了LNG船改装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置(LNG-FSRU)、大型集装箱船改装LNG动力系统等一系列创新性项目,并向薄膜型LNG岸站储罐制造,LNG船维修和改装等领域拓展,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建造了四代LNG船,第四代LNG船的自主研发,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最新船型同步,LNG系列船作为公司的精品船型,近几年订单饱满、生产状态平稳。下一步,沪东中华将进一步深化细化船型开发设计,着力做强做精,为世界贡献LNG全产业链的中国方案,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前行。

郭大成在座谈中表示,面对国内日益增长的LNG进口需求,服务国家能源运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任务,沪东中华在LNG船及相关装备研发制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中国船协支持企业在推进LNG运输船相关上下游产业协同合作,打造全方位的LNG运输装备产业链,同时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装备、进口替代产品的科研攻取得新成果。

4月1日下午,郭大成一行赴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双方围绕船舶动力系统行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座谈。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周继胜携公司主要领导参加座谈交流会。

04132.jpg

中船动力集团党委副书记周继胜介绍,中船动力集团在整合沪、苏、皖地区及海外各动力企业相关业务、资源的基础上,对研发创新、全球服务、低速机、中/高速机、关重零部件、电气及应用等动力相关业务实施一体化运营管理,着力推进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发展。公司专注于船舶动力产品及齐全核心系统、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拥有适用于远洋近海船舶、内江内河运输船舶的全系列低、中、高速发动机等应用产品。公司科技创新工程稳步推进,390大缸径中速机、340小缸径低速机两型自主品牌产品推向市场,ACD320自主品牌柴油机点火成功,X40DF、CX52两型工程样机进入攻坚阶段。近年来,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船舶节能减排出台一系列新标准和新规则,节能环保成为船舶动力系统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司顺应全球海事业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研制了双燃料主机及其供气系统等产品,2020年,公司研发建造了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交付了世界首艘液化石油气(LPG)双燃料超大型液化气船配套主机,公司双燃料低速机产品型谱得到进一步拓展,已成为全球双燃料动力研发制造的主力军。

郭大成在座谈中表示,中船动力集团在推进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做法值得推广。船舶动力系统产业创新发展是中国船舶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环节,企业要抓住船用新能源动力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船用新能源动力技术应用水平,引领国内船用绿色环保动力系统研发。中国船协将发挥好政府和企业间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行业国内国际交流搭建平台,共谋发展。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