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李彦庆秘书长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调研
时间:2020-09-03 阅读次数:3565

微信图片_20200903142941.jpg

2020年9月2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一行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调研。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副秘书长王颖生、首席分析师蒋丽以及市场调研部和科技环保部的同志参加座谈交流。

骆铁军副会长向李彦庆秘书长介绍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发展历史、组织架构、人员组成等基本情况,并就行业协会脱钩后的有关工作进行了交流。

王颖生副秘书长介绍了钢铁行业发展情况,他指出,在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下,我国钢铁行业将保持相对稳定发展,以粗钢产量10亿吨计算,铁矿石、煤炭、锰矿、石灰石等进口量仍将稳步增长,这些需求将带动国际航运市场持续复苏。此外,铁矿石、煤炭、钢材等散货物资在沿海及内河的转运也为我国船舶企业扩大内需提供了保障。

李彦庆秘书长首先对钢铁行业多年来对船舶工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钢材是船舶工业最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2003年以来,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造船产量一年一个台阶,到2011年达到历史最高的7900万载重吨,造船用钢年产量超过2200万吨,基本实现了造船用钢国产化,成为我国迈进造船大国的重要支撑。近几年,在双方协会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高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用钢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双相不锈钢、厚规格止裂板、特厚板、低温钢等都得到了实船应用,为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现造船强国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00903142949.png


李彦庆介绍,目前船舶协会正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船舶工业“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从市场运行的规律来看,未来五年内,全球新船需求仍将保持在低位水平,造船用钢总量将难有明显回升,但随着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船舶市场也将出现新的需求,如极地船舶、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海上风电装备、深远海养殖装备、海上休闲旅游装备等,这些将对造船用钢产生新的需求。双方协会应在市场低迷期加大合作,促进船舶-钢铁产业链联动,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韧性。


微信图片_20200903142954.jpg


李彦庆建议,双方协会未来合作的重点除继续做好船用中厚板深度开发研究外,还应统筹考虑船用型材、管材以及棒材等产品的市场需求。此外,两协会应高度重视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IMO)对船舶工业提出的新标准、新规范,对船用钢材由结构性材料到功能性材料用途的转变,以及可能产生的新需求。

双方还就船舶-钢铁市场运行情况以及外籍船舶修理废钢监管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谭乃芬,统计信息部负责同志陪同进行了调研。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