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船综合院​牵头完成“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时间:2020-07-10 阅读次数:742

日前,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综合院牵头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NQI)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项目课题“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完成全部研究工作,为船舶工业提供了一批技术含量高、水平先进的引领性标准。

该课题聚焦高端装备产业质量基础和创新发展的共性技术,根据技术发展需求和标准化技术的成熟度,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12项关键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将促进相关领域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技术“走出去”,有力支撑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12项技术标准包括:《船用生物可溶性矿物棉制品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船舶液货通岸接头》、《船用超低温拉断阀》、《船舶与海上技术 液化天然气加注干式快速接头技术要求》、《浮式钻井船钻柱升沉补偿装置》、《海洋平台钻井升沉补偿绞车》、《自升式平台隔水管/防喷器张力补偿系统》、《深水定位系泊系统技术要求》、《海洋工程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技术要求》、《海洋平台辐射噪声预报方法》、《潮流能发电装置功率特性现场测试方法》、《船舶建造应用软件系统数据交换要求》。

微信图片_20200710100305.png

生物可溶性矿物棉产品在船舶建造上的应用
微信图片_20200710100309.png
船用超低温拉断阀和干式快速接头现场试验


该课题技术创新点包括了三个“首次”: 

首次提出完整的海洋平台辐射噪声预报方法。突破传统噪声预报方式,提出完整的噪声预报基本计算方法和预报流程,充分考虑结构传播噪声及空气传播噪声的声耦合效应,创新性扩展了噪声预报频段和区域范围,解决了海洋平台全区域全频段的辐射噪声预报问题,可为优化平台上的设备选型、布置提供指导。 

首次提出一种海上波浪补偿测量方法。通过技术攻关,针对六自由度平台的波浪补偿测量机构,提出一种将复杂的算法计算转化为机械发讯,测量更为直观准确,降低测量成本和难度,补偿精度高的波浪补偿测量方法,解决了海上升沉补偿测量的精度问题,提高了补偿精度。 

首次提出一种适于我国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功率特性现场测试方法。针对我国海域具体情况,提出潮流能发电装置功率特性现场测试方法,解决了国际标准不适用的问题,为我国越来越多海洋能发电装置的研发和海试的运行状况和发电效果提供科学的测试方法。

(来自:中国船舶集团)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