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船舶工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带一路”
时间:2015-04-13
阅读次数:1042
“一带一路”是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最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也是本次论坛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探讨的一大主要内容。专家认为,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规划,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互联互通”,这其中包括交通、能源、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而制造业是中国最有条件“走出去”的产业之一。在3月28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中俄能源、金融及基础设施合作”闭门会议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胡问鸣作为中俄实业家理事会中方主席,主持了当天的能源组分组讨论会,并积极倡导中俄双方加强交流,建立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在造船、航运、能源开发与利用等多领域深入合作,实现共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伟代表中船集团出席会议。
胡问鸣在发言时说,今天上午,习主席发表了重要的主旨演讲,这次博鳌论坛“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旨在推动亚洲各国从共同利益出发,树立和发扬“求同存异、休戚与共、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创造亚洲的新未来。习主席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这是我们做好有关工作的指导方针,也为中俄后续能源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胡问鸣强调,能源合作对中俄两国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过去的一年,在双方高层领导人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下,两国在能源、金融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实现了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增进了合作互信基础。可以归纳为新常态、新能源、新模式“三个新”。新常态,是指中俄能源合作已经脱离了能源产品贸易初级阶段,上升到产业链合作甚至国际政治、经济大国博弈的新阶段。在国际能源竞争格局扑朔迷离、能源市场走势跌宕起伏大背景下,应紧密围绕产业链,强化产业链的横向、纵向延伸,充分挖掘产业链内在价值,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能源带动装备、航运、金融、工程总包等产业深度合作。新能源,是指双方的能源合作要从油气等传统能源领域,拓展到水资源与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领域,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新模式,是指双方的合作模式应能适应能源合作领域和范围的变化,从双边贸易模式转变到商、产、融一体化运作模式。应以超大型能源项目为抓手,搭建好商、产、融一体的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着力解决好超大型能源项目的销售渠道、设施建设、装备提供、融资等综合性问题,从而实现市场、资源、技术、资金的优化配置。
胡问鸣表示,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合作共赢需要是双方开展能源合作的不竭动力,希望双方企业家从这“三个新”出发,不断扩大能源合作领域和范围,在中俄能源合作领域结出更多丰硕成果。
对此,在前一天举行的中俄“一对一”对话中,中船集团也携相关企业等,本着竭诚的态度,就诺瓦港航运合作事宜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及韩国现代商船展开了深入的沟通与探讨。论坛期间,中俄企业家们通过“一对一”对话与闭门会谈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为下一步双方找出合作的切入点与利益的共同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上,孙伟表示,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长期不懈的自主创新,目前中船集团已成为我国唯一具有液化天然气(LNG)批量实船设计与建造和极地破冰加强型模块运输船建造能力的企业。他希望中俄双方能进一步在包括常规船、公务船,特别是LNG批量船舶建造及相关融资贸易方面展开深入而广泛的合作。孙伟表示,中船集团将充分发挥现有装备技术建造与贸易的双向带动和促进效应,积极构建从LNG装备制造领域向包括开发、生产、贸易、储运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发展竞争优势,为服务亚马尔LNG项目与促进中俄两国“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的努力。
据了解,亚马尔项目是俄罗斯开发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一项重要工程,它是一个集气田勘探、开发、生产、LNG工厂建设和运营、融资、船运和销售一体化的合作项目。目前在该项目开发上,俄方正在积极寻找市场、技术、融资等方面全产业链的国际间合作。
胡问鸣在发言时说,今天上午,习主席发表了重要的主旨演讲,这次博鳌论坛“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旨在推动亚洲各国从共同利益出发,树立和发扬“求同存异、休戚与共、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创造亚洲的新未来。习主席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这是我们做好有关工作的指导方针,也为中俄后续能源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胡问鸣强调,能源合作对中俄两国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过去的一年,在双方高层领导人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下,两国在能源、金融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实现了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增进了合作互信基础。可以归纳为新常态、新能源、新模式“三个新”。新常态,是指中俄能源合作已经脱离了能源产品贸易初级阶段,上升到产业链合作甚至国际政治、经济大国博弈的新阶段。在国际能源竞争格局扑朔迷离、能源市场走势跌宕起伏大背景下,应紧密围绕产业链,强化产业链的横向、纵向延伸,充分挖掘产业链内在价值,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能源带动装备、航运、金融、工程总包等产业深度合作。新能源,是指双方的能源合作要从油气等传统能源领域,拓展到水资源与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领域,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新模式,是指双方的合作模式应能适应能源合作领域和范围的变化,从双边贸易模式转变到商、产、融一体化运作模式。应以超大型能源项目为抓手,搭建好商、产、融一体的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着力解决好超大型能源项目的销售渠道、设施建设、装备提供、融资等综合性问题,从而实现市场、资源、技术、资金的优化配置。
胡问鸣表示,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合作共赢需要是双方开展能源合作的不竭动力,希望双方企业家从这“三个新”出发,不断扩大能源合作领域和范围,在中俄能源合作领域结出更多丰硕成果。
对此,在前一天举行的中俄“一对一”对话中,中船集团也携相关企业等,本着竭诚的态度,就诺瓦港航运合作事宜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及韩国现代商船展开了深入的沟通与探讨。论坛期间,中俄企业家们通过“一对一”对话与闭门会谈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为下一步双方找出合作的切入点与利益的共同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上,孙伟表示,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长期不懈的自主创新,目前中船集团已成为我国唯一具有液化天然气(LNG)批量实船设计与建造和极地破冰加强型模块运输船建造能力的企业。他希望中俄双方能进一步在包括常规船、公务船,特别是LNG批量船舶建造及相关融资贸易方面展开深入而广泛的合作。孙伟表示,中船集团将充分发挥现有装备技术建造与贸易的双向带动和促进效应,积极构建从LNG装备制造领域向包括开发、生产、贸易、储运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发展竞争优势,为服务亚马尔LNG项目与促进中俄两国“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的努力。
据了解,亚马尔项目是俄罗斯开发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一项重要工程,它是一个集气田勘探、开发、生产、LNG工厂建设和运营、融资、船运和销售一体化的合作项目。目前在该项目开发上,俄方正在积极寻找市场、技术、融资等方面全产业链的国际间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