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南京中远海运船配再克二冲程气阀制坯技术难关
为突破国内某型号双燃料大型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的工艺验证,3月25日,南京中远海运船舶设备配件有限公司借助互联网,远程协同设备商,顺利完成关键设备的软件升级及跨国调试,这是工业互联网建设在数字化运维应用的首次尝试,为公司更大规格气阀的顺利认证和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设备安装、调试,到产品试验、认证,最后投入生产,南京船配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考虑到未来对设备更大可能性的开发,南京船配早在设备选型之初便预留了多方互联的通讯接口,为设备互通开发提供了基础。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德方工程师前来现场调试遥遥无期。一方面,合作伙伴的迫切需求使得设备升级刻不容缓;另一方面,远程升级属于首次尝试,风险性尚难准确估计,德方工程师无法看到现场实际情况也为程序调试带来诸多障碍。
面对这样的压力,公司组织人员和德方工程师进行沟通,针对通讯方式和程序上传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并提前做好系统备份以防升级中断导致设备无法启用。正式调试开始后,尽管初期遇到了语言不通、程序版本不兼容、设备通讯协议不匹配等问题,通过不断讨论和尝试后均得到迅速解决。
在上线新程序后,测试模式异常、设备停止动作、新增程序段实际值和预设值不符等种种问题的出现,由于升级涉及设备底层控制,在多次改动结果不理想,运行参数偏差较大的情况下,德方工程师一度提议终止升级。面对层出不穷的棘手难题,南京船配积极组织人员不断试错,将设备动作和采集数据的故障点分类梳理,并结合SCADA系统将设备底层参数形成可视化图表,逐一理清问题所在,为程序调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数据保障。
在整个设备升级调试的过程中,公司总经理鲁宏、党委书记陈启华多次前往设备现场指导、协调工作。在升级改动进入试运行的关键阶段,鲁宏与技术人员一同加班,完成对新程序运行的验证审核工作,提升全体士气的同时,为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随着第八件产品全流程平稳结束,数据反馈一切正常,此次历经十天的跨国远程设备升级,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此次远程升级改造的尝试,展现出公司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深厚实力,也体现了坚持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运维的理念先进性。同时,南京船配的技术人员在疫情期间的艰苦条件下始终不忘初心,充分发挥了敢干、实干、苦干、善干的“四干”精神,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开拓市场的战“疫”前线,取得了又一次重大胜利。
(来自:中远海运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