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防疫与生产,两手抓两手硬——江南造船是这样复工的
时间:2020-02-12 阅读次数:755

2月10日,江南造船正式结束春节假期复工生产,相较于往年,今年大门口的红色告示牌和手持体温枪严阵以待的保安显得格外醒目。这让江南人深刻意识到了今年的复工是一场既要打响生产又要战胜疫情的战争,面对挑战,江南造船两手抓、两手硬,力保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争。

 微信图片_20200212115852.jpg

战役一:疫情防控

第一战线 人员管控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防控工作,江南造船在春节假期紧急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讨论并制定近二十项疫情防控方案,其中针对复工员工进行严格规定,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不得返沪,其他地区返沪者需满足5项条件并自返沪之日起,需居家观察14天才能复工返岗。

而目前已返岛居家观察的员工分布在江南造船生活区以及长兴镇各个社区,为保证这些人的管控及时到位,江南造船在生活区和社区两条“战线”上开展了防控工作。

第二战线 生活区管控

江南造船在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生活区设置了临时观察点525间,其中集中观察点200间,同时实行生活区临时出入证制度,严格管控人员出入。由近100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来负责临时观察员工生活保障、返沪人员信息登入、厂区门岗秩序维护等。

第三战线 社区管控

目前江南造船共有近6000人分布在长兴镇31个社(村)区进行居家观察。为保证这些员工的生活需求,江南造船与镇政府建立联动联控联治机制,社区观察人员分片划区,锁定到人,并组织公司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为观察期员工配送生活用品,同时跟踪掌握这些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动态。

第四战线 厂区管控

江南造船在入司方面采用准军事化半封闭管控方式,建立入司“白名单”制度,严格执行工作证和身份证双证查验、测量体温、监督考勤等入司要求。

后勤保障方面,对食堂、电梯、班车等高风险区域严抓严控,鼓励员工错峰就餐、错开就坐,自带餐盒,对电梯进行经常性消毒和更换按键保鲜膜,同时在班车方面严控上车人员,必须测量体温,并增加车内消毒频次。

工作方面,严格要求员工不得聚集、串岗及出厂门,并落实持续性生产项目管控和重大项目跟班监管要求,同时鼓励员工建立协同云平台,召开网络会议以及居家办公。

第五战线 防疫宣贯

为提高员工思想认识,江南造船制定并印发18000余册公司防疫工作手册,发布致员工的一封信和员工返厂指南,并制作防疫宣传横幅及海报近3000份在全厂及生活区范围广泛宣传。

战役二:复工生产

2020年,江南造船生产计划饱满,物量相比2019年有大幅度增长。繁忙的生产任务遇上疫情,江南造船采取多方面措施应对疫情给生产带来的影响。前期思虑、后期有序,是为了应对复工生产的两条“战线”。

第一战线  策划在先、提前应对

复工前,江南造船多次召开专题策划会,调整2020年生产计划,针对重点船型逐船分析,调整生产计划,并提前与船东沟通;明确复工后将优势资源分配到关键重大工程、与考核指标相关项目、周期紧张项目上去。

第二战线 有序安排、齐促生产

上班第一天,尽管很多人员没有到位,但作为例行开工程序,上班后全体人员依旧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安全、质量、保密方面的教育,此后到岗人员就开始了忙碌。

面对严峻的设计任务,江南研究院通过前期的工作,在上海符合复工条件的员工中到岗率达到了80%以上,20余艘船的设计任务正在稳步推进中;对那些符合在家办公条件的员工,江南研究院则利用紧急开通的华为Welink网上办公会议平台,组织员工开工;此外异地协同设计平台也"大显身手",现已推广至4型船,并满足了约90名不能返岗员工的异地并行设计。

工务保障部在上班前两天,提前启动对于关键重要设备的复工体检,完成了150余套设备的状态检查,确保了生产部门正常复工需求。

品质保证部根据三天滚动计划,提前与各船级社做好沟通,在满足公司生产需求的条件下,按项目和最小化原则确定验船师的日工作安排,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和衔接。

配套部则是立即梳理服务需求计划、物资到货计划,组织采购人员及时与各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服务需求。

而春节假期期间就一直忙碌的MKIII燃料舱围护系统项目组则继续保持忙碌状态,目前该燃料舱主屏蔽安装完成了50%,安装的船舶也达到了次屏蔽施工的状态。

微信图片_20200212115935.jpg

 (来自:江南造船)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