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海事展快讯】数字化智能化
时间:2019-12-05 阅读次数:886

★12月3日的高级海事论坛主题报告专场论坛上,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主席、印度船级社常务主席艾伦·夏玛作了“海运业新趋势:数字化和数据驱动”的主题发言。发言中指出:数字革命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有利于包括航运在内的所有行业作出考虑周全的决定,这将深远影响海运业的未来。数据内容范围广泛,例如船舶主辅机的性能和运行状况、导航数据、天气情况、燃料消耗等,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整个活动链首先是全面测量船舶运行的传感器网络,然后是物联网, 其中包括全球导航系统和船上设备所收集信息的云端数据库。数字化的一个典型示例是航海业已开始涉足的自主舰船概念,但数字系统很容易受到网络攻击。数字化并非终点,而是实现节能、 智能、安全及无污染航运、优化船舶运营和机械性能,并通过海上伤亡分析等方法来减少事故的手段,提升海事业安全的工具。

★会展期间,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法国BV船级社共同签署三维审图战略合作协议。数字造船是造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三维审图作为数字造船和智能造船的重要部分,已经成为设计和审图研究的新焦点。三维审图可以节省船舶设计和建造的时间,降低船舶建造成本。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一直致力于船舶行业的前沿技术研究发展,深知三维审图对船舶数字化及智能化的重要性,已经开展了三维审图方面的研究。本次合作将使用3D模型进行模拟送审,为后续入级船舶的三维送审做准备。BV使用其项目管理系统VPM进行三维审图的全进程管理。

708所三维审图3.jpg

708所三维审图.jpg


★12月4日,在中国国际海事展会第十届国际航运战略发展研讨会-航运和港口专场上,中国船级社(CCS)上海规范研究所所长陈实代表CCS发布了《智能船舶规范》《智能船舶规范》将于202031日生效。新发布的《智能船舶规范》将远程控制船舶和自主操作船舶的技术要求纳入体系,对智能船舶的各项功能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技术要求。

★12月4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智能船舶创新实验室”和“船舶数字化营运支持中心”正式成立。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化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智能船舶的研发过程中,上船院在技术和服务领域实现突破,搭建了智能船舶实验室,保障了两型四艘智能示范船的总体联调。在此基础上,上船院正式成立“智能船舶创新实验室”,将为后续智能船舶研发、测试、优化等工作奠定基础。凭借在船舶总体设计、性能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上船院致力于营运数据的分析和服务的落地,成功研发了数字化营运支持系统(DOSS),并成立“船舶数字化营运支持中心”,旨在为船东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营运支持。

上海船院.jpg


★武汉理工大学推出了世界首个面向船舶智能的操作系统平台。该平台基于‘航行脑’系统理念打造。有了这样一个操作系统,智能船舶的软件开发和工程部署就能更好地协作,大幅提高效率。智能航行部分的功能,还需要长期的发展与完善。2020年初,团队计划与中国船级社等伙伴一起合作,将其进一步规范化、开放化、云端化,为更多组织机构服务。

智能操作系统平台.jpg

★12月4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所属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国内优势力量研发的海洋结构分析通用软件SAM(Structure Analysis of Marine Structures)发布会在2019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上举行。SAM 瞄准海洋结构物设计及优化对环境载荷、结构安全、振动噪声和爆炸冲击等基础性能智能预报和评估能力的新需求,是一款海洋工程领域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效并行且实现工程化应用的通用软件,可分为应用层、支撑层和核心计算层三个部分,其中,核心计算层以结构分析基础模块为核心,用于支撑环境载荷评估、结构安全评估、振动噪声评估和爆炸冲击评估四大子系统。截至目前,SAM1.0版本已完成在大型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舰船、双模块科考平台、海洋极大型浮体等海洋工程的应用,并成功通过水池模拟实验。

SAm软件.jpg


★12月3日,中国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V1.0研讨会成功举行。会上,中国船级社(CCS)为该系统颁发了认证证书。据悉,中国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水动力学理论模型和精细数值算法,系统化编制的高效计算软件,可为全球的行业用户提供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中,进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流体动力响应过程的虚拟试验,满足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研究、设计及工程应用的要求。该系统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国内多家机构共同研发,适用于跨终端、多操作系统环境。当前,中国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已通过了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半潜式平台的国际标模和六百余个大子样物理水池试验数据的验证,取得了CCS和法国船级社(BV)的认证。

数字水池.jpg


★12月3日,南京中远海运船舶设备配件有限公司在W4-K31展台参展。南京船配此次展台亮点为:基于5G通讯远程实时透视生产业务场景,演示数据管控业务流程。

南京船配.jpg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