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在哈成立
时间:2015-07-01
阅读次数:1272
为推动世界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与合作,搭建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高水平专家学者沟通与交流的平台,6月29日至30日,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国际会议在哈召开。来自美、俄、英、法、澳、日、韩等11个国家55个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的国际上首个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简称ICNAME)宣告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夏桂华教授被选举为ICNAME第一届理事长。会议审议通过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国际组织章程”,这是该领域首个国际组织章程,意味着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进入到了更加注重“创新与合作”的新纪元。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在会上致辞。他希望通过ICNAME的成立,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充分利用这一全新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引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发展。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在讲话中指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必然为船海领域带来发展机遇,海洋运输装备及海洋开发装备应该为其提供充分保障,该国际联盟的成立势必使船舶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具有强大的学科实力,在国家船舶工业重大战略中大有用武之地,更在国际船海领域学术交流的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该国际联盟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在“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法国船级社、大连理工大学、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联合倡议,以交流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广泛合作与科技发展为目的的合作组织,旨在搭建全新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促进和加强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领域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单位之间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及研究成果在工业领域的转化与应用。
该组织将在绿色船舶设计技术、高性能船舶设计技术、数字化造船技术等船舶总体设计领域,数值模拟及实验技术等流体力学领域,环境载荷与结构强度、结构振动与噪声分析等结构力学领域,船舶动力系统、系统控制等船舶动力领域,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水下机器人导航、水下机器人通讯、新概念水下机器人等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深海浮式结构物设计技术、载荷及动态响应、海底管道等深海技术领域,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水声信道与声纳系统环境特性,水下目标识别及探测等水声技术领域,海洋环境保护,极地工程等十余个领域内热点技术开展创新与合作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国际会议上,五十余家单位分别围绕数值水池、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工程、极地船舶海洋平台等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分别作了分会 报告。此外,会议创新性的设置双边、多边交流会场,各国参会代表可自主选择会谈对象和会谈内容,以促进更多实质性合作深入推进。
ICNAME第一届理事单位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