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油气开采与储运用高品质耐蚀钢生产技术》顺利通过验收
时间:2015-08-10 阅读次数:909

     

      2015年8月5日,国家科技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油气开采与储运用高品质耐蚀钢生产技术》验收会。会议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材料处李志农处长主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姜尚清副主任、以及项目课题负责单位钢铁研究总院、鞍钢、宝钢的代表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验收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王国栋院士任组长,中国金属学会李文秀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聂祚仁教授任副组长,其他13位专家组成员分别来自石化企业、造船行业、钢铁行业和相关高校。

      会上,钢铁研究总院苏航教授代表项目组向专家组汇报了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果。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经过充分质询和讨论,对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专家组认为,目前腐蚀问题是制约石油石化及油气运输行业运行安全和经营成本的重要障碍,项目团队针对油气开采与储运环境下低合金钢的腐蚀行为和耐蚀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托钢铁行业装备和技术进步成果,大幅提升油气开采储运环节用关键低合金钢品种耐蚀寿命的技术思路。通过三年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实践,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工程化成果:突破了原油船货油舱耐蚀钢的合金设计、批量化稳定生产、检测评价、配套焊接材料、标准规范等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货油舱耐蚀钢及配套体系的国产化,并实现了实船应用;成功开发了X60-X70耐H2S腐蚀钢板/带和直缝埋弧焊管、螺旋埋弧焊管和ERW钢管生产技术,开发了配套焊接材料和焊接技术,累积供货X60-X70耐H2S腐蚀管线钢10万吨以上,其中出口5万吨;开发出全新的、抗H2S腐蚀性能优良的80-95ksi钢级ERW焊接套管钢种;开发了80-125ksi钢级抗挤抗硫无缝套管品种,实现工程应用万吨以上,最大一次下井深度达到7130米;共申请专利37件,其中授权14件;发表论文51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3人。
      本项目在全面完成技术工作的同时,密切联系研究院所、高校、冶金企业、检测认可和材料用户单位,开创了“产、学、研、检、用”一体化协作的循环创新模式,为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产业化、工程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组织基础,对我国钢铁工业、用户行业之间协作创新机制的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和里程碑意义。
      科技部和钢铁工业协会领导对项目的顺利验收表示了祝贺,对研发团队的卓越贡献予以肯定,指出项目研发成果对调整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增强钢铁行业竞争力、促进石油工业和船舶制造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并希望项目团队持续发挥行业带头作用,为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用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作出更突出的贡献。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