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郭大成会长在日欧中韩美造船高峰会上作主旨发言
我代表中国代表团,做一个主旨发言,简要地交流一下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情况。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主要经济体复苏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全球普遍面临通缩的压力。同时,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国际航运市场和船舶市场持续低迷,波动特征明显。受此影响,中国海洋工程与船舶工业也面临严重挑战。因10月份数据还未统计,1~9月份,中国造船完工量2937万载重吨,虽然同比增长12.7%,但是承接新船订单1816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332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了65.4%和13.8%。与此同时,中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的利润同期下降20.9%。
但是,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预计2016-2020年全球经济年均增速将保持4%左右,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也将在7%左右。全球贸易和海运量将稳步增长,为世界和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带来新的订单需求,我们对前景依然保持乐观,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世界船舶工业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各造船国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目前,推进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及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提出,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制造2025”是新时期中国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今后10年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船舶行业规范条件》、《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规范条件》的推进实施,也成为市场订单、融资等资源加快向优势企业集中的重要推手,使市场机制对企业的优胜劣汰效应加快显现,具备综合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获得更好发展,中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今后,中国船舶工业将抓住“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吸收船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和新技术,继续加快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造船技术与效率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国际间造船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自身软实力,加强科技研发并推出更多经济、环保的新船型,与各国海事界同仁们一起应对外部挑战,推动世界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