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船发布国内首台自主研发船用主机
时间:2015-12-08 阅读次数:83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在近日召开的2015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展览会上同时发布了船用低速柴油机6EX340EF和1万千瓦级大功率中速柴油机12MV390。其中,6EX340EF是近30年来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船用低速柴油机。
  船用低速柴油机凭借功率范围大、热效率高、燃油消耗率低、可靠性好等优点被绝大多数民用船舶用作动力来源。在造船工业中,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成本一般占到整艘船舶成本的15%左右。
  但由于维持低速柴油机的研发、生产和全球售后服务等各项业务的开销极大,目前,世界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基本被曼恩(MAN)、瓦锡兰(Wärtsilä)和三菱三大品牌垄断,其中 MAN 占据全球 80%以上市场份额,瓦锡兰占据15%左右的份额。作为全球最大造船市场,中国的船用发动机生产企业长期以来主要都是为MAN和瓦锡兰贴牌生产,并不具有自主研发产品的能力。
  中国正尝试改变这一现状。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就提到,要重点推进船用低中速柴油机自主研制,在总体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实验验证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造船市场持续低迷让瓦锡兰陷入困境,迫使其宣布重组,并将船舶动力业务部门裁员600人。这为中国实现船用低中速柴油机自主研制提供了机会。
  2015年1月,中船集团通过与瓦锡兰成立合资公司,收购了瓦锡兰旗下二冲程发动机业务。这家合资公司拥有瓦锡兰二冲程发动机技术的所有权,其70%股权由中船集团持有,剩余30%股权由瓦锡兰持有。
  在本次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展览会上,中船集团总经理吴强表示,通过收购瓦锡兰船用低速机研发设计业务,中船集团在该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跨越式提升。今后中船集团将发布更多船用低速柴油机产品。
  在船用发动机外,中船集团在当天还发布了智能示范船i-DOLPHIN。这是全球首艘“会思考”的智能船,它能依据自身状态进行维修决策,并基于水文和气象信息规划航线,优化船舶操控。中船集团表示,该船计划于2016年9月开工,2017年交付。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