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5年国际造船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技术培训分别在大连、武汉举行
时间:2015-12-28
阅读次数:762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级社与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山东省国防科工办共同承办的2015年华北地区国际造船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技术培训和与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国防科工办、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承办的2015年中西部地区技术培训分别于2015年12月18日和23日在大连及武汉举行。
上述两次培训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要求、根据《国际造船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技术培训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组织举办的2015年第三次及第四次分片区集中培训。来自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国际航行船舶建造企业、设计单位、科研机构、相关船用设备制造企业、航运企业和院校等67家单位共123位学员(请补充大连、武汉两次培训总数)参加了培训。
由中国船级社及船舶工业界选派的7位专家就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实施、有害物质清单导则、压载水公约实施、国际极地水域运营船舶规则、国际气体及低闪点燃料动力船舶安全规则(IGF规则)等国际热点技术问题从内容解读和实施技术指导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同时通过互动环节回答了学员在实施相关规范规则中遇到的难点和疑惑。
此次培训全面加深了与会学员对上述重要新公约新规范专题的理解及对实施要点的把握,及时通报了本年度以来上述专题的最新进展情况,并对国际海事组织正在讨论的若干重要议题作了前瞻性介绍,将为相关单位提前准备和有效实施相关公约规范规则起到指导作用。会议组织方邀请学员将所学、研讨的内容带回各自单位组织进一步讨论,并对实施公约规则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专家以建立长期沟通探讨机制。
培训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顾问钱新南和中国船级社总部技术管理处副处长李志远主持。培训工作得到了工信部IMO工作机制办公室、辽宁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湖北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按照《实施细则》的计划,2015年华南地区集中培训将于12月2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
上述两次培训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要求、根据《国际造船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技术培训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组织举办的2015年第三次及第四次分片区集中培训。来自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国际航行船舶建造企业、设计单位、科研机构、相关船用设备制造企业、航运企业和院校等67家单位共123位学员(请补充大连、武汉两次培训总数)参加了培训。
由中国船级社及船舶工业界选派的7位专家就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实施、有害物质清单导则、压载水公约实施、国际极地水域运营船舶规则、国际气体及低闪点燃料动力船舶安全规则(IGF规则)等国际热点技术问题从内容解读和实施技术指导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同时通过互动环节回答了学员在实施相关规范规则中遇到的难点和疑惑。
此次培训全面加深了与会学员对上述重要新公约新规范专题的理解及对实施要点的把握,及时通报了本年度以来上述专题的最新进展情况,并对国际海事组织正在讨论的若干重要议题作了前瞻性介绍,将为相关单位提前准备和有效实施相关公约规范规则起到指导作用。会议组织方邀请学员将所学、研讨的内容带回各自单位组织进一步讨论,并对实施公约规则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专家以建立长期沟通探讨机制。
培训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顾问钱新南和中国船级社总部技术管理处副处长李志远主持。培训工作得到了工信部IMO工作机制办公室、辽宁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湖北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按照《实施细则》的计划,2015年华南地区集中培训将于12月2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