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两会声音】叶聪委员:加强国际人才引进
时间:2023-03-09 阅读次数:1519

      我国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海外引才的战略、结构、方式及服务都亟待调整。建议主动对外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机制,强化精英人脉;开放先进科研设施,共享科研任务;加大引才力度,完善服务。——叶 聪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通过积极引入全球优秀人才可以获得领先优势。随着大国战略竞争的持续深化,加之近几年疫情影响,我国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海外引才的战略、结构、方式及服务都亟待调整。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叶聪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带来了关于《促进国际人才服务国家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提案》,他立足于自身载人深潜事业和初步调查研究,围绕国际人才引进、保障,以及国际领先的试验设施、数据共享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促进国际人才服务国家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作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和海试总指挥,叶聪参与并见证了我国载人深潜事业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一步步跻身国际领先水平的全过程。叶聪认为,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提出了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新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突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仅仅是借鉴和跟随,原创性、引领性对国际人才的科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已产出不少世界领先的成果,具备了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条件。我国的射电望远镜、载人潜水器、超级计算机等装置性能名列前茅,拥有全球科学家羡慕的科研条件;三是国家正在加快战略科技力量、新型创新平台的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平台不仅会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也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然而,受疫情影响,近年来全球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西方国家在对我国科技人才、高新企业遏制打压的同时,还放低门槛、强化举措抢夺人才。诸如,某欧美国家限制其国家人才来华从事集成电路行业,已有少数高层次人才受此影响,更多外籍人才还担心后续政策变本加厉,影响其在国内的职务、股权以及合作方式。此外,我国不少海外引才计划也推进受阻,诸多国际人才对来华持观望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海外人才介绍和推广的覆盖面、及时性和影响力也存在不足,导致了国际人才对中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

      对此,叶聪建议,首先,应主动走出去,介绍形势进展,强化精英人脉。建议要更大发挥国内高级人才的作用。选择合适机会恰当地对外介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新型创新平台的新政策、新机制。支持有海外经历的国内高端人才与原学习、工作地建立更广泛的人脉,联系更多国际人才。安排国内已有成就的人才“走出去”,介绍我国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科研想法,以亲身经历和宏大远景吸引国际人才。

      其次应开放先进科研设施,对接联合、共享科研任务。以载人深潜事业为例:现今只有中国、美国拥有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的作业能力更是世界最强。而世界上90%的海沟都位于大洋沿岸国家的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内,部分海沟还毗邻多个群岛国家。因此,开展国际深渊科考任务不仅能历练装备运行能力、展现国家科技实力、增强海洋国家外交能力、获取稀缺环境参数、推动人类探索发现,更能加强国际深海科技人才培养、交流和流动,甚至推动形成以我国为主导的深海科技国际组织

      最后,加大国际引才力度,完善服务,加快效率。一方面,发展国际猎头产业,建立外国人才库,主动搜索、甄别和集聚全球高级人才;另一方面,探索单向认可国际人才取得的职业资格,无缝解决人才证照问题。在人才流动方面,建议提供快速入籍绿色通道,协助国际人才及家属办理永居证,不受结婚年限、在华居住时限、年龄等限制。在解决后顾之忧方面,建议探索给予海外高端人才税收补贴及优惠政策;探索解决事业单位海外人才编制问题;探索实施海外人才医疗养老保障,帮助国际人才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问题。

(来自:中国船舶报)

地址:北京西城月坛北街5号 | 邮政编码:100861 | 电话:010-59518266 | 传真:010-59518255 | 邮箱:cansi@cansi.org.cn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32266号 | 京公安备11010202008612 | 技术支持: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